饭后总觉得胃胀像揣了个气球,空腹时胃里反酸灼心,吃点生冷就隐隐作痛——这些被很多人当作'小毛病'的不适,其实可能是慢性胃炎在作祟。
慢性胃炎,属于中医学“胃痞”等病证的范畴,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。临床表现为并无特异性的上腹饱胀不适、嗳气、食欲减退,或兼无规律性的上腹疼痛,在疾病后期常出现乏力、短气、厌食、形体消瘦、贫血、长期腹泻等。
慢性胃炎,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(慢性胃炎中比较严重的一种,常合并肠化甚至异型增生,广泛胃黏膜萎缩患者的胃癌5年累积发病率接近10%)。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,虽然它是西医病名,但临床上用的西药通常只能缓解它的症,却没有明确有效的西药或生物药能对病治疗,目前一般想治愈都是用中药治疗。
作为发病率最高的胃病之一,慢性胃炎就像胃黏膜上的'慢性炎症战场',反复发作时让人吃不下、睡不香。除了调整饮食,中成药因其温和调理的特点,成为很多人的选择。今天就来聊聊慢性胃炎该怎么吃,以及10种常用中成药的适用情况。
图片
一、辨证选药:10种中成药帮你对号入座
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关键是'胃失和降',但诱因各不相同——有的是寒气犯胃,有的是饮食积滞,有的是肝气犯胃。以下10种中成药,需根据症状'对号入座':
(1)寒邪犯胃型:胃怕冷、遇暖缓解
香砂养胃丸:含木香、砂仁、白术等成分,就像给胃裹上'暖宝宝',能温中和胃,缓解因受凉或吃生冷导致的胃痛、胃胀、吐酸水。特别适合秋冬季节发作,或平时手脚冰凉的人群,建议饭后用温水送服。
(2)饮食积滞型:胃胀、反酸有食物味
保和丸:由山楂、神曲、莱菔子组成,堪称'胃里的消食机'。当吃多了油腻食物导致胃胀、打嗝有酸腐味时,它能帮助消化积滞,就像给胃减轻'消化负担'。注意不宜长期服用,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,以免削弱胃的正常消化功能。
枳实导滞丸:比保和丸多了枳实、大黄等成分,除了消食,还能清利湿热。如果不仅胃胀,还伴有大便黏腻、舌苔黄腻,用它更合适,就像给胃'清热+消食'双重调理。
(3)肝气犯胃型:情绪差时胃痛加重
柴胡舒肝丸:含柴胡、香附、陈皮等,能疏肝理气。很多人生气或压力大时会胃痛、胃胀,这是'肝气横逆犯胃'所致,就像情绪的'火气'窜到了胃里,这个药能帮着'疏导火气',缓解胀痛。注意脾气暴躁、易上火的人不宜久服,可能加重内热。
气滞胃痛颗粒:专攻'气滞'导致的胃痛,疼痛多为胀痛,位置不固定,打嗝或排气后会减轻。它像胃里的'理气阀',能让郁滞的气机顺畅起来,适合工作压力大、经常熬夜的人群,空腹服用效果更佳。
(4)脾胃虚弱型:胃隐痛、吃冷的更舒服
香砂六君丸:由党参、白术、茯苓等组成,是脾胃虚弱者的'调理师'。如果平时胃隐隐作痛,吃点东西能缓解,还伴有乏力、没胃口、大便稀溏,用它能健脾益气,就像给胃补充'能量'。建议饭前服用,让药物更好地被吸收。
参苓白术散:比香砂六君丸多了莲子、白扁豆等,除了健脾,还能祛湿。适合不仅胃弱,还常觉得身体沉重、舌苔白厚的人,就像给脾胃'除湿+补气',让消化功能慢慢恢复。
(5)胃阴不足型:胃灼痛、口干舌燥
养胃舒胶囊:含北沙参、麦冬、玉竹等滋阴成分,像给胃'补水润燥'。当胃里有灼热感,口干想喝水,吃多了会胀,大便干时,说明胃阴亏虚,这个药能缓解这些'干热'症状,注意避免与辛辣食物同服,以免抵消药效。
(6)寒热错杂型:又怕凉又怕热、症状复杂
荆花胃康胶丸:由土荆芥、水团花组成,能寒热并调。有的人既不能吃凉的(吃了痛),又不能吃辣的(吃了烧),这是寒热错杂的表现,它就像胃里的'平衡剂',既能散寒又能清热,缓解这种矛盾的不适。注意对挥发油过敏者慎用,可能引起轻微口干。
摩罗丹:成分多达18味,能健脾消胀、通络定痛,适合慢性胃炎伴有萎缩、肠化的复杂情况。无论是胃胀、胃痛,还是嗳气、烧心,它都能综合调理,就像给胃做'全面保养',建议饭前用米汤送服,增强吸收。
图片
二、慢性胃炎的'饮食密码':吃对了才是最好的药
胃就像一个负责研磨消化的'布袋',慢性胃炎时这个布袋的内壁(胃黏膜)出现了充血、水肿甚至糜烂,此时饮食就像'清洁剂',选对了能减轻刺激,选错了则会加重损伤。
(1)宜吃的'养胃担当'
软烂易消化的主食:小米粥、南瓜粥、发面馒头是首选。小米外层的米糠油能保护胃黏膜,就像给受损的胃壁覆上一层保护膜;发面食物经过发酵,膳食纤维更易被分解,不会给胃带来过多研磨负担。
温和的蛋白质来源:去皮鸡肉、清蒸鱼、豆腐是优质选择。这些食物蛋白质丰富且细腻,就像给胃黏膜的修复提供'建筑材料',避免了肥肉、油炸食品带来的油腻刺激。
低纤维蔬菜:胡萝卜、土豆、冬瓜煮熟后食用最佳。经过加热软化,它们既能提供维生素,又不会像芹菜、韭菜等粗纤维蔬菜那样摩擦胃黏膜。
(2)要避开的'伤胃雷区'
辛辣食物像胃里的'辣椒水',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分泌过多胃酸;过冷的饮品则像给胃泼冷水,导致胃平滑肌痉挛收缩;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,会在胃内转化为有害物质,加重黏膜损伤。此外,空腹喝咖啡、酗酒、暴饮暴食,就像让本就虚弱的胃'负重跑步',极易诱发疼痛。
记住:慢性胃炎的饮食核心是'细嚼慢咽+定时定量',哪怕是养胃的食物,狼吞虎咽也会变成胃的负担。
三、中成药使用的'黄金原则'
中成药虽温和,但用错了也会伤胃。记住这几条原则,才能让药物真正发挥作用:
(1)辨证为先,不盲目跟风
同样是胃痛,有人是寒证(喜暖怕凉),有人是热证(喜凉怕热),用药截然相反。比如胃热的人吃了香砂养胃丸,就像给'上火的胃'添柴,反而加重不适。如果自己分不清症状,最好让中医师辨证后再选药。
(2)按疗程服用,不随意停药或加量
慢性胃炎是'慢性病',中成药调理需要时间,一般建议连续服用2-4周为一个疗程。症状减轻就停药,容易导致复发;觉得效果慢就加量,可能增加肝肾负担,比如枳实导滞丸过量可能引起腹泻。
(3)不替代病因治疗
如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,光靠中成药不够,必须配合规范的抗菌治疗;如果是长期服用止痛药导致的药物性胃炎,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基础用药。中成药更适合作为辅助调理,而非'万能药'。
(4)关注不良反应,及时调整
即使是中成药,也可能有不适反应。比如荆花胃康胶丸可能让部分人觉得口苦,保和丸过量可能导致轻微腹泻。出现这些情况时,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减量或换药。
图片
总结:
慢性胃炎就像一场持久战,选对中成药能帮你缓解症状,但真正的康复,在于'三分治七分养'。记住:最好的养胃药,是你的良好习惯;最懂胃的,永远是善待它的自己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淘配网-股票配资程序-股票配资网站导航-配资网站首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